(一)教学模式突破
将学生端的助学系统与教师端的助教系统结合线上线下教学过程,突破性地构建了以教学过程为主体、教学设计和教学成果为两翼的创新模式。
(二)数智技术突破
本案例基于多年技术储备,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健身操舞教学反馈系统为学校体育场景赋能。在授课期间实时采集身体反馈数据,帮助学生了解自身身体基础机能, 打造数智化、科技化、专业化的体育教学新体验。
(三)应用实践突破
本案例助力于提高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对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意义如下:1、有助于培养优秀体育老师,促进老师专业技能的快速提升;2、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这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3、促进教育公平,通过5G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弥补不同地域教育资源差距,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与包容性。
健身操舞数字化课程的创新意义是在于打造数字信息时代体育类技术课程的教学融合模式的新样板。本课程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契机,经过四个教学轮次的实践,形成了数智赋能、科教融汇、体艺融通“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的特色及教学改革创新点概炼为以下三点:
(一)“数智赋能”AI技术应用
基于影像分析的AI高速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基于影像分析的AI高速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将数据输入到AI智能网络进行学习和预测,利用AI分析提取特征,将得到的人体姿态信息与目标姿态信息进行比对,为课后继续指导评价学生练习提供技术保障。
(二)“科教融汇”AR技术应用
教师亲自示范讲解、教学指导与AR增强现实虚拟教师教学、多媒体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手段,根据教学中的实际需求,合理使用讲解示范法、分解完整法、纠错指导法和模式训练法,让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指导过程。
(三)“体艺融通”创建素质教育办学特色
体育与艺术的学科融合属于 “新文科”建设范畴,“体育+美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北京体育大学健身操舞课程的特色,通过“身体律动-身韵姿态-手臂步伐-眼神表情-组合成套-情感表达”的融合一体化的教学过程,着力体现体育教育为基础、展示艺术特色、凸显美育功能、促进学科融合等特点。